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一座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小岛——科学岛上,一项创纪录的实验正在开展。40多年来,可控核聚变这一人类清洁能源的终极梦想,使一支有理想、有情怀的队伍牢牢扎根于此,齐心协力“种太阳”。
马里亚纳海沟1万米深处,水压接近1100个大气压,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奋斗者”号如何做到不惧高压极端环境,在万米海底自由行走?其关键就在于载人舱。
据11月21日《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报道,借助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干涉仪(VLTI),天体物理学家首次拍摄到银河系外一颗恒星的特写图像。这颗名为WOH G64的恒星距离地球约16万光年,是一颗垂死的红巨星。最新观测结果显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和德国基尔大学的科研人员首次构建了火星空间完整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质子能谱,对火星空间辐射环境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并被选为当期封面文章。
“拓扑物态是对物质状态认知的拓展,也是一项纯基础研究。”方忠介绍,目前发现的拓扑材料有许多种,如拓扑绝缘体材料,其奇妙之处是体内不导电、边界导电,导电性不受外界破坏而改变,未来可用于制造先进电子器件。
11月18日至21日,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在京联合举办第二十届中美前沿科学研讨会,来自中美两国科研机构和大学的青年科学家围绕相关科技前沿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和跨学科研讨。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发表书面致辞,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玛西娅·麦克纳特发表视频致辞。
我国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探测器主体日前建成。江门中微子实验位于广东江门开平市,将以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为首要科学目标,同时开展多项重大前沿交叉研究。记者日前探访探测器主体建成后的江门中微子实验。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四届雁栖人才论坛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人才引领向‘新’而行——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高地”为主题,邀请顶尖科学家、企业家、知名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对话,共议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发展,共商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培养,共同助 ...
11月18日至21日,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北京联合举办第二十届中美前沿科学研讨会,来自中美两国科研机构和大学的青年科学家围绕相关科技前沿主题开展了深入交流和跨学科研讨。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发表书面致辞,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玛西娅·麦克纳特(Marcia McNutt)发表视频致辞。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何宏平出席研讨会欢迎晚宴。
当地时间11月20日,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峰会,期间举行了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奖颁奖仪式,将可持续发展杰出研发奖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曲久辉,以表彰他在饮用水安全保障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教授樊逢佳与河南大学教授申怀彬合作,利用自主研发的“LED拍片机”,破解了绿色磷化铟基量子点LED效率和寿命难题,并刷新多项世界纪录。这标志着我国在环保型量子点显示和照明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