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星:揭示宇宙奥秘的天体物理“实验室”。
我们什么时候才会发现脉冲星呢? 在1967年的时候,人类首次发现了脉冲星,之后陆陆续续又发现了很多脉冲星。 然而这已经过去56年了,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还是有希望能够再次发现新的脉冲星。 如果要问“他们为什么要寻找脉冲星?” ...
作为太阳系的主体,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而作为地球的卫星,月球的大小仅为地球的约1/49。尽管太阳与月球在体积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但从地球上看,它们的大小竟似乎相差无几。可能正是因为这个视觉错觉,日月两大天体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拥有了近似 ...
27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24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发布了《2024研究前沿》报告和《2024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
根据目前主流理论,月球大约在45亿年前由一个类似火星大小的天体——忒亚与地球的碰撞后形成。此次撞击产生了大量碎片,这些碎片逐渐凝聚成了我们熟知的月球。过去,这一理论的重要支持之一是地球和月球在成分上的惊人相似。
在《2024研究前沿》基础上,《2024研究前沿热度指数》评估了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上述研究前沿中的表现。报告显示,综合11大学科领域整体表现,美国整体排名继续位列首位,在超过一半的研究前沿上排名第一;中国稳居第二,在超过30%的研究前沿上排名第一;英国、德国、法国保持前五。
银河系中心“赛弗特耀斑”:穿越宇宙致命能量爆发!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张泉)人工智能伦理准则、轴子暗物质探测、表观遗传时钟……27日发布的《2024研究前沿》报告和《2024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遴选出2024年全球较为活跃或发展迅速的125个研究前沿,并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和重点问题进行了研判。  报告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 ...
“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以下简称2.16米望远镜)是我国自力更生研制大型精密设备的标志;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是我国独创并自主研制的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截至2023年其光谱获取数已经在国际上领先10年……”每当谈及与望远镜研制相关 ...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芳允(1916年-2000年),是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今年是“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听陈芳允院士的家人讲述他的科学人生。陈芳允在工作。“将来不要想做大官,而要做大事”。这是父亲年少时, ...
本报北京11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我国研究前沿热度指数位居第二,在超过30%的研究前沿上排名第一。这是今天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发布的《2024研究前沿》《2024研究前沿热度指数》中披露的数据。    中 ...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保持对于科技前沿的关注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 (27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布了《2024研究前沿》和《2024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报告指出, 中国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优势突出。